这年头看CBA真是每天都有新剧本。
谁能想到广东宏远赢场球比输球还闹心?自家助教一肘子抡翻外援核心的魔幻剧情,愣是让球迷们集体陷入"到底骨折没骨折"的罗生门。
这事儿简直比电视剧还狗血——训练场上挥汗如雨的大个子突然被拍到骑车训练,直接粉碎了漫天飞舞的骨折传闻。
第四节还剩9分14秒那会儿,任骏飞示范背打时的手肘,精准命中莫兰德颧骨的瞬间,整个东莞篮球中心都听见倒抽凉气的声音。
转播镜头扫过替补席,这个赛季场均14.8分10.3篮板的防守大闸,正用冰袋压着半边红肿的脸。
彼时技术统计显示他离场前已砍下15 11 4的准三双,可谁也没想到这组数据差点成了赛季绝唱。
浙江球迷爆料的骨折传闻确实唬住了不少人。
毕竟从医学角度看,面部遭受肘击导致颧骨、鼻骨或眶骨骨折的概率高达37%,职业球员佩戴防护面具的平均恢复期也要两周起步。
但宏远训练基地流出的视频狠狠打了造谣者的脸——莫兰德不仅正常参与折返跑训练,上篮时面部肌肉牵拉也未见异常,这状态别说骨折,连淤青都消退得差不多了。
展开剩余76%杜锋指导赛后那句"篮板输太多"的简短发言,现在看来更像是战术烟雾弹。
吉林队那场被爆出25个前场篮板不假,可真正让教练组揪心的还是莫兰德倒地那五分钟。
医疗团队反复确认的"无结构性损伤"诊断,总算是让更衣室里的低气压有所缓和。
倒是任骏飞这波操作被网友玩坏了梗:"二飞这是把二十年球员生涯的防守经验浓缩成一肘子啊!"
现在复盘这场闹剧,最值得玩味的还是信息传播链。
从3月28日意外发生到30日谣言粉碎,72小时内出现了四次关键转折:先是自媒体拿着莫兰德痛苦倒地的九宫格照片疯狂渲染,接着某地方媒体所谓的"内部人士爆料"引发恐慌,直到训练视频流出才迎来反转高潮。
这种信息过山车放在CBA季后赛卡位战的背景下,杀伤力堪比三分绝杀。
广东队现在稳居第六的战绩其实藏着隐患。
虽说对阵四川大概率能收下胜利,但季后赛潜在对手里藏着广厦、辽宁这些内线强队。
徐昕 张明池的年轻组合场均篮板保护率只有联盟第14,比有莫兰德在场时暴跌9个百分点。
这也是为什么教练组宁愿冒险也要确保莫兰德健康——他每场的2.3次掩护助攻和4.6次护框干扰,数据上看就是防守体系的承重墙。
说到任骏飞,这位转型助教才半年的老将,恐怕要在战术板上多画几道安全线了。
球员时期就以"小动作教科书"闻名的他,这次教学事故反倒印证了篮球圈的黑色幽默:有些肌肉记忆真不是说改就能改的。
好在莫兰德赛后第一时间在更衣室拍了两人碰拳视频,这波"以德报怨"的操作倒是给球队凝聚力加了分。
现在留给广东的难题清晰摆在台面上:如何在确保主力健康的前提下冲击更好排名?目前第四到第九的排位存在理论上的六种可能,最理想的第四名能避开死亡半区,最差的第九名则要从附加赛开始玩命。
杜锋指导手里还捏着吉伦沃特这张王牌,这位场均26.4分的得分机器复出在即,他和莫兰德的"内外双锁"组合,或许才是季后赛最大的X因素。
这个插曲倒是给各队提了个醒:训练场上的安全隐患远比想象中致命。
上赛季北控队就发生过助教踩到篮球导致球员韧带撕裂的案例,本赛季开赛前篮协专门更新的《训练安全规范》里,明确要求非对抗训练必须保持1.5米以上安全距离。
只是规定归规定,真到了季后赛冲刺阶段,谁还能记得这些细节?
看着莫兰德在四川客场热身时轻松命中底角三分的画面,三天前的惊魂时刻仿佛从未发生。
但那些在论坛里吵翻天的"面具侠"段子,那些把任骏飞P成叶问的恶搞图,还有技术台工作人员透露的"肘击瞬间分贝值突破110"的冷知识,都成了这个常规赛收尾阶段最魔幻的注脚。
留给各位老铁两个灵魂拷问:如果这肘子真把莫兰德送进病房,广东的季后赛之路会直接凉透吗?再往深了想,CBA球队的教练组准入机制,是不是该增加个"危险动作认证考试"?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神预测,咱们季后赛见真章!
发布于:陕西省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